企業引進 AI 與人力資源數位轉型困境與挑戰—【林佳郁】

AI時代,你的企業準備好了嗎?當人工智慧已從科技熱潮走進企業日常,人資夥伴該如何跟上這波數位轉型浪潮,打造高效能、個人化的員工體驗?

MAYOHR與人資小週末連續第三年攜手合作,2025年針對企業對 AI工具的應用與期待進行深度調查。【2025 AI應用及人資數位轉型白皮書】彙集百家企業的第一手回饋,深入探討製造、資訊、高科技、零售等多元產業在數位轉型中的進展與挑戰。

這份白皮書不僅呈現數據,更邀請六位人資領域頂尖專家—盧世安蘭堉生李柏蒼林佳郁劉任庭周志偉,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供具備前瞻性與實務洞察的深度剖析。

從 IT 轉戰 HR 的林佳郁,目前服務於供應鏈管理(SCM)部門,自詡為「HR 領域觀察者」。她善於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協助非資訊背景的同仁理解技術,讓資訊科技真正落地於業務現場。在今年的問卷調查研究中,林佳郁深入剖析了企業引進 AI 與推動人力資源數位轉型時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並提出具整合性、可落實的行動建議。


企業引進 AI 與人力資源數位轉型困境與挑戰—【林佳郁】

什麼是數位轉型?引用維基百科上的定義:「人們利用資訊科技來改造自己的業務。人們透過推廣數位化流程來取代非數位化或手動工作流程,或以更新的資訊科技取代舊有的資訊科技。」

科技快速的迭代推層出新,AI 技術快速成為現在推動企業數位轉型的主流工具,隨著工具越來越進步,但是多年來人力資源數位轉型的成功案例仍屈指可數,感謝本份用心撰寫的調查報告,以下是我觀察後的拙見:

一、員工已廣泛使用 AI,但企業缺乏系統性導入策略。

二、HR 數位轉型被普遍認可,但執行層面存在認知落差。

三、IT 與 HR 部門在數位轉型中的權責認知衝突。


觀察1. 員工已廣泛使用 AI,但企業缺乏系統性導入策略

•67.5%(38.9% + 28.6%)員工每週多次甚至幾乎每天使用 AI 工具,顯示個人在 AI 工具的接受度高,且相關應用已成熟。

•54.6% 認為公司未在 HR 管理中引進 AI,36% 表示公司「完全未推廣 AI」。

•46.3% 指出公司未提供任何 AI 學習資源,但 45.3% 員工已主動自學。

綜合以上數據,基於員工對 AI 工具的接受度高,但企業未提供系統化支持,導致應用碎片化,缺乏培訓與工具整合,可能限制 AI 對組織效能的整體提升,甚至讓組織陷入不當應用 AI 工具的風險(資料外洩或是侵犯著作權)。


觀察2. HR 數位轉型被普遍認可,但執行層面存在認知落差

•98% 調查者認可人力資源數位轉型能提升競爭力,但 53.6% 的調查者認為公司「尚未開始進行人力資源數位轉型」。

•儘管 73.5% 的調查者任職公司已引進人力資源系統,可見得多數人認為「系統導入 ≠ 數位轉型」。

綜合以上數據,我觀察到調查者普遍認為「系統導入 ≠ 數位轉型」,所以能理解受調查者的群體意向,已經認為真正有感的數位轉型,應當包含「流程優化」、「數據驅動決策」等更深層核心變革,而非僅是紙本變表單的行政數位化;因此,若引進人力資源系統,並沒有同時做到上述部分,也未充分整合 AI 工具提供交叉分析或預測管理,可能將無法滿足數位轉型真正的核心需求。

免費試用-MAYOHR 雲端人資系統,一站式完成人事行政作業

觀察3. IT 與 HR 部門在數位轉型中的權責認知衝突

•70.3% 調查者認為人力資源部門在數位轉型中主要的責任和任務包含「創建並實施數位化的人力資源流程和系統」。

•但交叉比對填答者職務發現,資訊夥伴認為「創建並實施數位化的人力資源流程和系統」並非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責

綜合以上數據,我觀察到 IT 人員傾向認為 HR 不應主導系統建置,暗示權責歸屬模糊。我認為在數位轉型的概念中,目標應該是完成業務單位面臨的挑戰,故人力資源部門期望以「業務需求」驅動轉型實屬合理,但過程中 IT 則持續聚焦技術實施,倘若在角色認知上缺乏明確分工,雙方目標未對齊,可能導致:HR 提出的需求屢屢被技術框架限制,IT 開發的功能偏離實際業務需求(如炫技複雜但無用的儀表板)。

基於以上三個觀察,我認為核心問題在於

1. 企業引進 AI 和數位轉型缺乏系統性策略規劃

•AI 工具高使用率(67.5%) vs. 低推廣率(36%):反映企業未將 AI 納入戰略層級,僅依賴員工自發使用。

•資源不足(46.3%):預算與培訓未配套,可能源於決策層對 AI 效益認知不足。

2. HR 數位轉型停留於表面

「系統有,但轉型無」現象:現有 HR 系統可能僅用於基礎行政,如考勤、薪資從紙本變成電子化,但未觸及:數據整合(如跨系統整合分析員工考勤與績效)、 自動化篩選或預測(如 AI 招聘篩選或離職預測)

3. 跨部門協作機制失靈

HR 與 IT 的目標脫節。HR關注「業務成效」,所以提出提供「外部應徵者良好的應徵體驗環境」,但 IT 優先考慮「技術可行性」,因此以「有資安風險或系統穩定性等原因拒絕 HR 提出的需求」;缺乏共同語言,業務需求未被有效轉譯為技術規格,反之亦然。


接下來讓我嘗試紙上談兵,有哪些整合性行動建議呢?

1.制定 AI 數位轉型策略藍圖 

成立「AI /數位轉型策略小組」,確認業務單位的痛點目標,偕同法務、IT 甚至稽核,一起設定優先導入高 ROI 場景目標(如自動化報表),並設定明確 KPI (如流程效率提升30%,Cycle Time 減少 3 天等等);並且漸進式定義公司內部使用 AI 工具的規範,並安排系統性培訓,建立知識庫或是辦理分享講座激發應用創意。

2. 深化 HR 數位轉型,超越系統導入

從「數位化」到「智能化」,打破資料孤島,建立數據驅動決策文化(如用離職預測模型優化留才策略),漸進式引入合適的 AI 工具,同時推動「流程再造」與 「提升員工體驗」,讓數位轉型有感。 

3. 明確定義 IT 與 HR 的協作框架

設立由雙方高層督導的轉型委員會,定期檢視 HR 與 IT 的協作狀況,確保 HR 專 注定義業務需求與 KPI ,並賦能 HR 主導轉型,提供數據分析培訓,使其能提出技術可行性需求;確保 IT 專注評估技術方案並確保系統整合,達成目標。

以上是我認為在本報告中可以發現企業數位轉型的三大痛點,以及我的建議解方,我想倘若藥方有了,那關鍵成功因素可能在於:

高層必須將 AI 視為「組織能力」而非「工具」,並投入資源與權責重分配,白話文就是這項技能「是標配,不是選配」啊!

by 林佳郁

再這個前提下,企業以制度化回應並滿足員工的需求,即可避免自學動能因缺乏支持而潰散(成人學習的自律不容挑戰…通常意志力跟紙一樣薄)。

最後,HR 與 IT 充分協作,不是用精神喊話就可以達到的,要靠「制度」設計讓「以業務價值驅動技術實施」的合作目標可以確實達成。期望我們的企業都能將現有的 AI 潛力(如 67.5% AI 工具使用率、98% 轉型認同度)轉化為實質競爭力,而非停留於零散應用,或悲劇地消失在部門衝突之中

免費索取-2025 AI應用及人資數位轉型白皮書

即刻轉型

讓MAYOHR幫助你人資管理數位化。

想了解的產品*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