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政府統計,台灣餐飲業家數2024 年突破 17.3 萬,銷售額已攀升至 10377 億元,餐飲創業熱潮不減。但想開一間店,從定位與市場調查、地點選擇、設計裝潢、相關法規與證照登錄,就立下了不少門檻,更不用說佔了20-30%的人事成本,才是經營管理上最大的難題。
餐飲開店人事成本有什麼?餐飲薪資法規需要注意哪些細節?究竟開一間餐廳,需不需要引進餐飲人資排班系統、申請pos系統,甚至是餐飲ERP系統?關於人事管理注意事項與開店相關法規,正是餐飲業者在規劃與管理時必須掌握的核心關鍵。
餐飲人事管理重點
想要開餐廳或開店嗎?營運餐廳管理究竟需要注意什麼?很多人以為開店最難的就是找地點或想菜單,但忽略了最難的人事管理,舉凡開幕前的「需要幾個內場?幾個外場?該找正職還是PT?薪水該怎麼開?」,到開幕後餐點品質的把控、顧客享受到的服務、餐廳是否能正常營運等問題,全都和「人」息息相關。以下針對人事管理核心事項列舉:
- 人力規劃:針對店規模,評估正職/兼職比例,設計相對應的薪資福利。
- 把控餐點安全衛生與品質:食材原料的保存、餐點的製作。
- 設計標準化服務流程:從客人點餐、內場製作餐點到外場送餐、結帳之教育訓練。
- 人員出勤管理與餐廳運營:班別制定、休假規範、請假流程等相關事宜。
在上述選項中,每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但在所有選項裡,最不可控地絕對是人員的出勤安排,因為「人」的不確定性高,且會直接影響服務品質、人事成本等。因此接下來也特別針對與人有關的「薪資」、「排班」、「勞動法規」等三大面向切入,解析餐飲業最常遇到的人事挑戰。
目前餐飲業薪資
每年勞資爭議案件數約2.5萬至2.7萬件,其中又以薪資糾紛居冠,在餐飲業更是因兼職比例高、工時/班別彈性,導致相關爭議特別多。因此作為一個老闆(餐飲品牌經營者)瞭解基本薪資,甚至設計合法透明的薪酬制度,不僅能避免勞資糾紛,也能提升員工的信任感與忠誠度,減少未來可能遇到的法律爭議及品牌信譽受損之可能。
2025餐飲基本薪資:
- 基本工資月薪已調整為新台幣28,590 元,基本時薪調升至190 元。
- 任何低於法定標準或以員工同意為由減少薪資的做法都屬於違法。
不過也由於餐飲業人才流失,許多公司也都祭出更好的薪資與福利制度,以吸引餐飲人才。但此做法,同時也提升了老闆需要付出的成本,建議預計開店或已經正在經營餐飲的老闆,可視自己的公司需求看是否引進合適的餐飲系統,或是導入帶有薪資計算與法規的智慧排班系統,有效控管人事成本。
基本餐飲業排班規則
餐飲業的流動率十分高,因此排班這件事看起來雖小,但合理的排班不只能提升員工對工作本身的滿意度及留下來的意願,更可以直接避免因為工時分配不均,或是人力短缺造成無法開店、餐廳無法營業的問題。對老闆而言,完全有助於降低勞資爭議或是臨時找人上班的壓力。
根據《勞動基準法》台灣勞工每日正常上班工時不可超過8小時,每週不可超過40小時,且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有兩天休假,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一例一休,但餐飲業大多採用「四週變形工時」。
四週變形工時簡單理解是「以4週作為一個週期」計算工時的制度,簡單理解如下:
- 每週工時不得超過40小時,4週總工時不可超過160個小時。
- 休假仍須符合一例一休,也就是一個月至少要有8天休假。
- 每日工作時間最長不得超過 10小時。
- 四週變形工時仍須符合勞基法原則,只是能彈性調整工作地點、工時等法規所列項目。
在餐飲業,「排班」是一間餐廳是否能順利營運的關鍵。餐飲業的人潮落差十分明顯,像吃飯時間、週末及國定假日,人力需求會特別高,但透過四週變形工時制度,在人潮高峰期就能拉長工時,或是能夠安排資深員工在新人初入時期支援繁忙時段,滿足人力調度的彈性。
常見餐飲勞動檢查法規
除了薪資與排班這些最容易引起勞資爭議的項目外,餐飲業其實還涉及許多勞動法規需要注意,例如勞動契約、社會保險、職業安全衛生及勞動檢查等等......,若沒有瞭解,很容易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踩到紅線、觸法,被主管機關裁罰,甚至停業。以下針對餐飲常見勞動檢查法規整理與舉例:
- 勞動契約與工時管理:與員工訂立書面勞動契約,明確規範工資、工時、休息日等條件。
- 薪資支付與社會保險:雇主須依法需支付員工薪資;替員工投保勞保、健保及相關社會保險。
- 健康檢查與衛生管理:餐飲從業人員應每年接受健康檢查;員工需遵守衛生規範,如佩戴口罩、手套。
- 工作環境與安全衛生:檢查工作環境(廚房)之通風、照明、防火等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衛生標準,及餐飲從業人員安全衛生之教育訓練。
- 勞動檢查程序與應對:通過書面審查、現場訪查、員工訪談等方式,建立相關資料與完善記錄)。
根據勞動部統計,光是 2023 年(112 年)勞動檢查罰款金額就高達 3 億 5 千萬,住宿及餐飲業勞檢4683場,違反事項多達1700 項,而餐飲業違反率更是高達 60%。因此,與其在事後付出罰款的代價,落實日常管理的「合規」,才是經營之道。
餐飲管理系統介紹
在了解開店籌備、基本人力成本與相關法規後,開店後的挑戰隨之而來。除了食材來源,餐飲業最重要的就是點餐流程與人事管理。營運中涉及訂單、庫存、員工排班、銷售統計與顧客關係等繁雜工作,如果完全靠人工操作,不僅容易出錯,也耗費時間。
因此,依據開店規模與用途,餐飲管理系統可大致分為四類,以下分別介紹各類系統的適用對象與功能,作為導入規劃時的判斷依據。
如何挑選餐飲管理系統

餐飲POS系統 | 餐飲排班系統 | 餐飲CRM系統 |
餐飲ERP系統 |
|
適用 | 所有餐廳 | 輕鬆管理人事成本排班的餐廳 | 會員資料一站式管理的餐廳 |
超大型連鎖餐飲集團 |
功能用途 | 基本點餐、結帳、收銀系統 | 可智慧排班、計算工時與薪資 | 顧客資料管理、行銷、會員集點等 | 整合財務、人事、供應鏈管理 |
餐飲排班系統推薦
餐飲業排班的痛苦與薪資計算的複雜度是所有老闆和餐飲業人資的一大痛點。像正職人員不同門市的調班支援、兼職人員時段的不確定性,加上又要符合勞基法上班時數規定,不只排班一弄就是好幾個小時,薪資加上勞健保計算更是複雜。
但MAYOHR推出的AI排班功能,不僅能一鍵生成班表並查看成本,還能整合出缺勤、打卡時間、加班狀況、薪資結算等,並即時檢核是否違規,快速應對是否需要臨時調班或跨店支援;員工也能直接在自己的手機APP上查看最新班表,減少因資訊溝通不良可能造成的誤解。協助日常管理時,迅速掌握餐廳人員的出勤情況並預估人力成本。
餐飲業人資/老闆須知
餐飲業長期面臨「低薪、長工時、高流動率」三大困境,導致餐飲業缺工窘境,因此在餐飲業「留才比找才更重要」。雖然人員的離職流動看似是正常的工作轉換,但其實頻繁的員工流動對一間店的經營,會產生額外的招聘成本、訓練成本,因此設計一套良好的企業福利制度(留才制度),跟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十分必要。
許多老闆會自己兼當人資,以便顧全整間店的收支平衡與營運狀況,包括人員的面試訓練、勞健保的加退、排班薪資的協調計算等等,但其實這在無形中會消耗非常大量的時間與能量,以至於無法專注在營運策略,因此如果是剛開店或餐廳規模還沒辦法支撐公司聘請專業的餐飲業人資,那麼好用又上手的餐飲排班系統就會是更符合效益的選擇。
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