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流程自動化與效率提升往往是最先被討論的關鍵議題。許多企業在評估數位化方案時,常會聽到「BPM 系統」這個名詞,卻不一定清楚它與常見的電子表單或流程簽核系統有何不同。究竟 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能為組織帶來哪些實際效益?又是否每家公司都適合導入?
本文將從 BPM 系統的定義、核心功能、與電子表單的差異 出發,解析在企業流程管理中的角色與價值,同時針對導入前的 常見痛點與評估方向 提出實務建議。透過這份完整解析,幫助企業在規劃流程優化方案時,更有效的判斷是否真的需要 BPM 系統。
一、 BPM 系統的定義
談到企業流程數位化,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電子表單或簽核系統,但實際上,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流程管理系統) 的概念遠不止於此。它並非單一的執行工具,而是一套讓企業能夠「設計、執行、監控、再優化」的完整流程管理循環,電子化/自動化只是其中一環,最重要的是能持續分析與改善作業效率,形成穩定的流程優化機制。
(一) BPM 系統的主要特色與優點
- 流程電子化與自動化:將紙本作業轉為電子表單,並自動推動流程到下一關卡或相關人員,實現無紙化辦公。
- 流程透明化與標準化:讓所有參與者清楚了解流程的每個步驟、狀態和負責人,減少資訊落差和溝通成本。
- 提升效率與準確度:加快簽核速度,減少人為錯誤,確保流程按規範執行。
- 數據分析與追蹤:提供報表和儀表板,管理者可以追蹤流程績效,快速定位瓶頸,為業務決策提供依據。
- 跨系統整合:通常具備與企業現有系統(如 ERP、CRM 等)整合的能力,確保資料流動順暢。
想像一個沒有 BPM 系統的公司要進行報銷流程:
- 填寫與啟動:員工下載或領取紙本報銷單,手動填寫並貼上發票。
- 流轉與審批:員工拿著紙單到處找主管簽名,如果主管出差,流程就會停滯。
- 會計處理:紙單累積到會計部門,會計人員需要手動輸入報銷資訊到財務系統。
- 問題追蹤:員工想知道報銷進度,只能口頭詢問或發郵件,流程不透明。
- 流程優化:如果報銷週期太長,公司很難知道是因為哪個部門或哪個環節慢,難以改進。
而使用BPM系統的報銷流程:
系統如何運作 (以報銷為例) | BPM 帶來的效益 |
|
1. 設計 (Design) |
在 BPM 系統中,流程設計師利用視覺化工具(像畫流程圖一樣)來定義報銷路徑: 員工 → 部門主管 → 財務審核 → 總經理(超過特定金額)→ 撥款。 | 確保報銷流程標準化,不論誰報銷都遵循同樣的規則。 |
2. 執行 (Execution) | 員工在系統中填寫電子表單並上傳發票照片。系統會根據金額、部門等自動判斷下一關的審批人是誰,並自動發送通知。 | 流程自動化,不再需要人跑腿送單,主管可隨時隨地用手機快速簽核,流程不中斷。 |
3. 監控 (Monitoring) | 管理者和員工可以隨時登入系統,查看「這張報銷單現在在哪個環節」、「誰正在審批」、「已耗時多久」等資訊。 | 流程透明化,管理者可即時掌握所有流程狀態,員工也能自行追蹤進度。 |
4. 分析與優化(Optimization) | BPM 系統會自動統計報銷數據: 例如:「所有報銷單平均需要 5 天完成」,「其中財務審批階段平均耗時 3 天」。 | 系統精準找出瓶頸(例如發現財務審批速度最慢)。企業就能根據數據來優化(例如:重新分配財務審核人員、或簡化低金額報銷的審核層級),實現持續改進。 |
(二) BPM系統和電子表單/WorkFlow一樣嗎?
BPM系統最常拿來和電子表單/WorkFlow系統做比較,可以說 BPM系統是以電子表單這種Workflow工作流程為基礎,延伸成更複雜但可塑性更高的系統,可管理與滿足企業所需的層面更廣。簡單來說,電子表單系統是BPM系統中執行層面的重要功能,而 BPM則是用來管理和改進多個Workflow的管理框架和工具。
核心差異:
- Workflow 確保單一流程能自動化、有效率地跑起來。
- BPM 確保所有流程被納入管理、被分析,並持續變得更好。
BPM 系統 | 電子表單/Workflow 系統 |
|
核心目標 | 持續優化:透過數據分析來診斷、改進和重塑流程。 | 自動化執行:將人工流程電子化並順利完成簽核。 |
管理範圍 | 涵蓋企業所有流程,強調跨部門的整合和連貫性。 | 專注於單一、獨立的流程(如請假單、報銷單)。 |
數據分析 | 提供強大的流程績效分析,如:平均耗時、瓶頸點、流程效率報告。 | 通常只記錄流程狀態(誰簽了、簽完了沒)。 |
設計彈性 | 內建流程建模工具,讓業務人員可依據數據分析快速調整或重塑流程。 | 流程一旦設定,調整複雜,通常需要 IT 人員修改程式。 |
系統整合 | 備標準化的 API 和整合介面,能與 ERP、CRM 等其他核心系統深度串接。 | 通常功能相對獨立,整合能力有限。 |
電子表單系統著重在「流程執行」,例如請假單流程從員工送出、主管簽核、流程結束,任務順利完成即可。但它無法告訴你:「今年人事部處理請假單平均時間比去年多了 20%。」 BPM 系統則更進一步,能在流程執行後進行監控與分析,發現瓶頸、提出建議,甚至直接優化流程。像是發現總經理簽核過慢後,可設定 SLA 提醒,或調整規則讓三日內假單改由副總審批。
簡單來說,電子表單重在「跑流程」,而 BPM 系統重在「讓流程變更好」。
二、BPM 系統的適用情境
「數據分析與持續優化」是 BPM 系統與一般電子表單/Workflow 系統之間最具決定性的差異,但BPM 系統更著重於企業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它能處理一個涉及多個部門的複雜流程(例如:從「客戶下單」→「生產排程」→「出貨」→「收款」),並確保這些流程之間能夠無縫整合,成為一個有整體性的運營體系。因此,在很多情況下一般電子表單/Workflow 系統就能滿足許多中小企業和特定部門的需求,關鍵在於的企業規模、業務複雜度以及「管理」的期望。
(一) 破除迷思:並非人人都需要 BPM
如果情況是... (電子表單系統就足夠) | 如果情況是... (需要 BPM 系統) |
|
企業規模 |
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員工數少,流程相對簡單且集中。 | 大型企業、跨國公司,或有多個分公司、業務單位。 |
流程複雜度 | 流程大多是單一部門內的簡單簽核(如請假、用印類申請)。 | 流程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系統的複雜整合(如:訂單 → 生產 → 出貨)。 |
管理目標 | 只需要讓流程電子化,確保文件不丟失,能順利簽核。 | 需要持續提升效率,將流程績效與公司戰略目標掛鉤,並不斷優化。 |
數據需求 | 只需要知道「流程跑完了沒」或「誰還沒簽」。 | 需要深入的數據分析:哪裡是瓶頸?流程變慢多少?如何預測流程績效? |
彈性需求 | 流程固定且穩定,預期未來幾年不會有大的變動。 | 市場變化快,需要具備快速應變能力,能隨時重塑核心業務流程。 |
系統整合 | 不需與核心系統(ERP、CRM 等)進行實時資料交換。 | 需要與多個核心業務系統深度整合,確保資料在不同系統間無縫流動。 |
市場行銷經常將電子表單系統包裝成 BPM,讓許多中小企業誤以為必須投入數百萬購買全功能 BPM。事實上,如果流程主要落在 OA (辦公室自動化) 層面,例如單純的行政申請(如請假、加班、採購申請)、文件簽核(如發文、通知)等,且不涉及跨系統整合、不要求嚴格的流程績效分析,且流程變動頻率低時,那麼導入成本較低、較單純的 Workflow 或電子表單系統通常是更經濟、更實用的選擇。 BPM 系統的額外「整合、分析、自動優化」功能,對這類企業來說就屬於過度投資了。
(二) 什麼產業適用企業流程管理 BPM 系統?
BPM 系統的戰略價值在於解決 「流程斷點」 與 「系統孤島」 問題,因此以下產業或情境屬於剛需:
- 製造業: 流程冗長且複雜(接單 → 採購 → 生產 → 品管 → 出貨),涉及 多系統(CRM, ERP, MES 等) 整合。BPM 是確保交期和品質的關鍵。
- 金融業: 流程需嚴格遵守 法規合規性(如貸款審批、KYC),且流程一旦出錯後果嚴重。BPM 提供精確的稽核追溯與管控。
- 流程跨越多系統: 您的流程必須從 A 牌 CRM 發起,到 B 牌 ERP 執行,再到 C 牌財務系統結束。此時,BPM 系統作為流程的「中樞神經」進行 API 串接和指令傳遞,是實現端到端流程的唯一有效途徑。
三、除了高價買斷 BPM,企業還有哪些數位化管理流程的方式?
對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導入一套完整的 BPM 系統往往成本高昂、實施週期長,甚至需要仰賴 IT 團隊持續維護。若企業的流程管理重點仍集中在行政簽核、費用報銷、或跨部門申請等日常作業,其實不必一步到位導入 BPM,也能透過更彈性的工具達成數位化管理。MAYO Form 正是為此而生的一站式表單管理模組,以「簡化流程、加速簽核、全面提升行政效率」為核心設計理念,幫助企業以更輕量的方式落實流程電子化與管理透明化,同時也具有一定程度彈性與智慧化。
使用者可自行設計表單欄位與簽核流程,不需仰賴 IT 介入,即可快速建立各式表單,從費用申請、用印審批到人資作業皆可應用。系統支援條件式關卡與會簽設定,並能透過 Mail 或 App 即時通知簽核人員,加速整體作業進度。
MAYO Form 也提供直覺的視覺化操作介面與行動簽核體驗,讓員工可隨時掌握申請進度,而管理者則能透過權限控管與統一資料平台,集中追蹤所有表單狀態與紀錄。對於尚未準備投資大型 BPM 的企業而言,MAYO Form是一個更靈活、實用、且易於導入的解決方案 ,詳細功能包含:
- 可自行設計欄位、功能,製作彈性多元的表單
- 使用電子簽核,可自定簽核關卡流程
- 會透過 Mail、App 即時通知簽核人員處理
- 系統功能可支援行動申請、簽核
- 有完整的表單紀錄,管理透明更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