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2023年眾多的連假,想必廣大勞工們一定歡欣鼓舞!有別於員工開心放假,雇主和HR總是很煩惱工資到底該如何計算,以下將和大家分享連假薪水計算與補班日的出勤管理規範,幫助企業進行2023年的人事規劃。
2023年連續假期統整
根據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規範:上班日為星期一或星期五,其後一日或前一日逢星期二或星期四之紀念日及節日之放假,調整該上班日為放假日;農曆除夕前一日為上班日者,調整該上班日為放假日。故2023年總放假天數為116天,其中包含了8個連假,並有6個星期六需要進行補班。
【國定假日】 |
【連假日期】 | 【連假天數】 |
元旦 | 12/31(六)(2022年) - 1/2(一) | 3天 |
除夕及春節 | 1/20(五) - 1/29(日) | 10天 |
228和平紀念日 | 2/25(六) - 2/28(二) | 4天 |
兒童節及清明節 | 4/1(六) - 4/5(三) | 5天 |
勞動節 | 4/29(六) - 5/1(一) | 僅適用勞基法的勞工可放假3天 |
端午節 | 6/22(四) - 6/25(日) | 4天 |
中秋節 | 9/29(五) - 10/1(日) | 3天 |
國慶日 |
10/7(六) - 10/10(二) | 4天 |
連續假期前後之新進或離職員工是否需要補班?
2023年度將於1月7日、2月4日、2月18日、3月25日、6月17日、9月23日進行週六之補班,分別是補春節、228和平紀念日、清明節、端午節以及國慶日的連續假期。若是在補班和彈性連假時段,遇到新進或離職員工,該如何處理呢?
(1)新進員工
如果是在補班日後至彈性連假前到職之新進員工,即便沒有參與補班日,也一樣享有彈性休假之權益。
(2)離職員工
員工將特休集中於連假前後使用,雇主可以拒絕嗎?

每當各大新聞媒體及旅遊文章出現請假攻略時,總是掀起辦公室同仁的熱烈討論。依據勞動基準法第38條規範,當勞工滿特定年資時,應給予相對應的特休天數,並且特休期日,由勞工排定之,除非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得與他方協商調整。換句話說,雇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項要素,才能變更勞工排定之特休日。
◆ 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
◆ 已與勞工協商調整
雖特休之排定以勞工決定為主,但為避免導致雇主重大損害,依據勞動基準法第40條規範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認有繼續工作之必要時,得停止第36條至第38條所定勞工之假期。但停止假期之工資,應加倍發給,並應於事後補假休息,同時應於事後24小時內,詳述理由,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
連假薪水該如何計算?
依照一例一休的規範,一般工時制勞工每日正常工時為8小時,每週合計40小時,且要有一個例假日(強制休假),跟一個休息日(可彈性加班),勞動部提醒,由於各事業單位之營運方式及排班態樣多元,例假或休息日不見得均排定於星期六及星期日,國定假日補假日期亦有所不同,個案上仍有差異,雇主應就各該假別之期日,與勞工明確約定,以利釐清勞工出勤工資之給付標準,減少爭議發生。
加班費計算方式如下表:
*例假日出勤:例假之合法出勤要件,僅限於勞動基準法第40條所列「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之極特殊狀況,若無該等法定原因,縱然勞工同意,亦不得使勞工於例假日工作。
如果不想每個連假都一筆一筆計算加班費,推薦你使用Apollo雲端人資系統,將打卡、請假、加班申請等出缺勤資料直接串接薪資計算模組,透過結薪三步驟快速完成出勤紀錄核對、加班費計算、特休結算、自動對保等薪資結算項目。Apollo現已幫助1,200家以上企業提升薪資計算效率,即便是擁有上千名員工的大企業都能從原本10天的結薪作業週期,優化成2-3天。如此有效益的雲端人資系統,值得所有企業來體驗!

(Apollo人資系統可以彈性設定加班費,符合各式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