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員工在月中到職或離職時,常會遇到「破月薪資」該如何計算的問題。月薪制員工的日薪或時薪,是應該用 30 天、31 天,還是當月實際天數來計算?網路論壇眾說紛紜,不少 HR 也因此困擾。
本篇彙整實務經驗說明目前較常見且合理的做法,幫助人資夥伴降低爭議、提升作業精確度。 此外,Apollo 雲端人資系統在破月薪資的設定上支援多種規則,不論是按比例給付、全額給付,或不予給付,都能依公司政策彈性設定,大幅減少手動計算錯誤,讓你輕鬆完成薪資結算!
什麼是破月薪資?
破月薪資是指員工未滿一整個月工作的情況,例如:月中才報到、月底離職或留職停薪中間斷工作。遇到未滿一整個月工作的情況,這時候就要依照實際出勤天數或工作天數,來按比例計算薪資。簡單來說,「破月薪資」就是指當新進員工入職時,由於工作天數未滿整個月,需要按比例計算當月薪資的情況。

「欸……這是……零用錢?」
他愣了一下才意識到,原來因為他是月底才到職,這個月只計了一天的薪水,拿到的就是所謂的「破月薪資」。
既然「破月」是指不滿一個整月的薪資計算方式,那身為企業主或HR夥伴的你應該也聯想到,每個月的天數都不同:有 大月(31 天)、小月(30 天),還有 2 月的 28 或 29 天,這樣是不是每次計算方式也都不一樣呢?
別小看這些細節,往往就是從這些地方看出一間公司的人資部門是否夠細心,也會影響員工對企業是否「講究」、「值得信賴」的觀感。對 HR 來說,正確、透明的月薪計算規則,才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破月薪資計算:到底算 30 天?還是 31 天?
不少員工曾在網路上詢問:「如果是月薪制,為什麼有些公司只用 30 天來計算?」其實,當勞資雙方在合約中沒有特別約定薪資換算方式時,可以依據《民法》第 123 條的規定來處理。該條文指出,一律以 30 天為一個月;若需再細分為時薪,則將日薪除以每日 8 小時即可。
舉例來說,若員工的月薪為 30,000 元,則換算後的日薪為 1,000 元。這是許多公司普遍採用的「30 天制」,方便統一計算,不受每月天數(大月、小月或 2 月)影響。
月薪換日薪的兩大關鍵!這些薪資計算細節你必須知道
在薪資計算過程中,雖然依照《民法》第 123 條的規定,月薪換算日薪應以 30 天為基準,但實際運用時,還是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才能確保薪資計算不會出現爭議或錯誤。這兩點不僅能保障勞方的權益,也能讓企業在日常管理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1. 薪資計算標準要一致
公司在計算各類薪資時,使用的基準「天數」必須一致。不能出現加班費時用 31 天計算,請假扣薪時卻用 30 天計算的情況,這樣容易引發勞資爭議,甚至違反《勞基法》的公平原則。
2. 建議在契約中明訂計算方式
雖然法條有提供通用算法,但實務上仍強烈建議:勞資雙方應在勞動契約中明確約定「薪資計算方式」,例如是採用每月固定 30 天,還是根據當月實際日數計算,甚至是否換算為時薪。這樣不僅能保障雙方權益,也能在未來出現爭議時,有據可依、依法處理。
一般月薪制勞工之薪資計算方式:扣減法
對於月薪制勞工而言,其每月工資為固定金額,因此當勞工當月請假時,實務上多以「扣減法」計算工資。例如:
- 若月薪為30,000元,當月請2日事假,則應扣除該2日薪資,薪資為: 30,000 − (30,000 ÷ 30 × 2) = 28,000元
- 此計算方式不論大小月(28、30或31日)均以30日為基準,已被實務廣泛採用,並無違法疑慮。
月中到職者的在職天數與薪資計算方式
在面對「未足月」或「破月」等情況時,應選擇依員工在職天數計算薪資的「加項計算」方式,而非採用依扣除不在職天數的「扣除法」。這樣做不僅能夠確保薪資給付的合理性,還能有效避免因計算方式不同而引發的勞資爭議,從而降低法律風險,確保企業和員工雙方的權益得到保障。
月中到職者若採「扣減法」,可能違反工資全額給付原則
若將上述扣減法邏輯直接套用至月中到職者,將可能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之「工資應全額給付」規定。例如:
- 勞工於3月30日到職(當月為31天的大月),實際出勤2日,若以月薪30,000元,並以未在職29日進行扣減,計算式為: 30,000 − (30,000 ÷ 30 × 29) = 1,000元。勞工明明工作2日,卻只領到1日薪資,顯不合理。
月中到職者建議改採「累加法」以符合工資給付規範
為避免違法並兼顧大小月一致計算邏輯,建議對月中到職者改採「累加法」,即:
- 在無請假前提下,按實際在職日數給付薪資。
- 例:若勞工於3月21日到職,3月共在職11日,則應給付:11日 × (30,000 ÷ 30) = 11,000元
Apollo雲端人資系統,解決繁瑣又易錯的薪資計算作業
在實務操作中,破月薪資的計算常因手動處理而出現誤差。為避免這類錯誤,我們建議企業在導入人資系統時,預先於系統參數中設定好計算邏輯,從源頭減少風險。
Q:若員工未服務滿一個月(如月中到職或月中離職),在薪資計算時,某些薪資項目是否可以設定為全部計給、全部不計給,或按比例計給?
- 當薪資科目的主類別為「基本薪資」或「固定津貼」時,系統可支援設定破月計算規則。
- 若員工於月中到職或離職,導致當月未滿整月在職,可針對該薪資項目選擇以下三種給付方式:
- 全額給付:即便未滿整月,仍給予該項目全額薪資。
- 不予給付:僅在員工完整任職一整月的情況下發放該薪資項目。
- 按比例給付:依員工實際在職日數或工作天數,按比例發放該筆薪資。

從 3 人到上萬人,MAYOHR 提供全方位的人資解決方案!
數位時代下,用科技的方式改變冗長結薪現況,Apollo 雲端人資系統涵蓋薪資計算 ,讓你從此結薪不再是難題。
Apollo 雲端人資系統,將打卡、請假、加班申請等出缺勤資料直接串接至薪資計算模組,透過結薪三步驟,您能夠輕鬆進行核對出勤紀錄、計算加班費、結算特休,甚至自動對保等項目。MAYOHR現已成功協助超過2,000家以上企業提升薪資計算效率達80-90%,即便是擁有上千名員工的大企業,也能將原本10天的結薪作業週期,優化成僅需2-3天。高效的雲端人資系統,為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以 Apollo 薪酬模組為例,系統可整合出勤、對保等相關資料,透過參數設定自動套用計算公式,大幅降低傳統人工逐筆核算所需的時間與人力成本。整個流程僅需三步驟:「審核 → 確認 → 結算」,即可快速完成發薪作業。搭配行動化電子薪資單,員工也能即時查閱薪資明細,進一步提升透明度與信任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