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離職率 兩大公式圖解,人資專家有不同看法 | 人資 KPI 專欄

年度離職率 兩大公式圖解

年度離職率 兩大公式圖解,人資專家有不同看法 | 人資 KPI 專欄


年度離職率 兩大公式圖解,人資專家有不同看法 | 人資 KPI 專欄一文,由 MAYO Human Capital 創辦人 James 分享他多年管理所見,和你一起探究人資的未來。


年度離職率 / 月度離職率


上篇提到月度離職率的計算方式,這篇我們繼續討論年度離職率的計算。  


年離職率的計算在不同公司可能就會有差異,主要有以下兩種:


  • L年離職率 = 當年離職人數 / (上年底在職人數 + 當年底在職人數) / 2 
  • 年離職率 = ∑ 各個離職率


到底哪一種是對的呢?就像我之前說的,我並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認為公式 2 會有一定的優點,我們一起來看看


年度離職率 ,兩大公式圖解給你


如果整年度每個月份人數都一樣的話,其實這兩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不會有任何差異,或者說人數變化不大的時候,這兩個數字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新廠或是新的組織成立時,通常人數起伏變化大,這兩個公式的計算結果就會截然不同,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年度離職率公式

一個新的廠或者是新的組織,通常可能因為 Loading 比較重,或者組織較不安定,初期離職率都會比較偏高,在這個例子來看,公式 1 的結果是 36.0%,而公式 2的結果是 71.3%,有著近兩倍的差距。


公式 1:它的分母固定都是 500 人 [(100+900)/2],所以在 1 月份的時候會有低估離職率的現象,只有貢獻年離職率的 10%,遠低於實際狀況 37.5%;而在 12 月份時,他貢獻了 2%,也高於實際的 1.2%,其實在 1 月份離職率已經高於公式 1 整年度的 36%,所以在這種狀況的時候,可以看出它的缺點。


公式 2: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比較容易進行規劃,通常我們會去訂出年度離職的 KPI,每個月累加比較容易去掌握狀況,可以很快的推算到底未來幾個月要控制的進度,不會因為在職人數而影響整體的數字。所以我個人比較偏好使用公式 2 的定義。


回歸到目的,而不是把數字做漂亮


另外,針對離職率也會增加很多不同維度去讓它更有意義,包含自願與非自願離職、年資、績效、職務層級等等,這些使用上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部分,在之後的內容再來跟各位介紹。  


製作報表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報表的目的,而不是為了數字而去調整報表的定義,怎麼樣讓數字精準忠實的呈現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也是 HR 應該要遵守的原則。曾經看過某公司,為了讓離職率好看,就把離職人數扣掉到職三個月內離職的新人再去計算,這樣並不是很好的做法,其實應該是要去進一步剖析新進人員離職的現象,從數字中找出問題,而不是利用數字去掩蓋事實。


延伸閱讀

一篇解析人資系統是什麼,各家比較表怎麼做?重點功能與需求如何比較?

即刻轉型

讓MAYOHR幫助你人資管理數位化。

想了解的產品*

qr-code